如何評價場地內的一套線陣列 ?
當前對于“線陣列”這三個字的各種宣傳,有些是比較夸張的說法,甚至使得“線陣列”這三個字有些許的“神話”色彩,以為一旦靠近這三個字,就會顯得產(chǎn)品無比的高級,或者說某個產(chǎn)品的外觀像是“線陣列”,又或者說推廣語是“線陣列”,此產(chǎn)品就是真正的線陣列了嗎?答案一定是否定的。
很多使用一些所謂的“線陣列”產(chǎn)品的用戶,都可能會有這樣一段短期的使用體驗,糟糕的技術、房間聲場極度的變差、高頻的不“打遠”、聲干涉、邊緣下垂、頻響和擴散角度等問題,造成近場中高頻過多、極差的“反饋前增益”,這些糟糕的狀態(tài),起因大都是失敗的陣列設計。
下面,我們給出一些關于“真”線陣列的技術指導: 對于線陣列尤其重要的幾個指標是:
1.無論房間的近、中、遠場都擁有平直的頻率響應和覆蓋。總是更改中頻/高頻的頻響表明在垂直平面的耦合狀態(tài)不佳(所以沒遵循線陣列標準)。 檢查方法:可以邊聽聲音邊由近場走到遠場。
2.“打遠”。音箱系統(tǒng)“打遠”的能力,就是將原始的聲音信號,保證無失真的、準確無誤的送達最后一排觀眾區(qū)的能力,這也是許多項目選擇線陣列的主要原因,但實際上很多的線陣列根本不具備這個能力!
檢查方法:站在廳堂距離音箱最遠的地方,體會一下聲音是否還有“在面前(在眼前)”的感覺。
“打遠”完全是可以被聽出來的,在你走開距離音箱很遠時,如果感覺失去了語言清晰度(可懂度降低),這樣的系統(tǒng)就不能夠打遠了,注意“語言清晰度(可懂度)”是非常重要的另一個概念,是完全不同于也不等效于“聲壓級”的。
3.水平方向的覆蓋。高頻的水平覆蓋角度才可以說是系統(tǒng)的水平覆蓋角度,越高的頻率指向越尖銳,越難處理成較寬的角度。 檢查方法:在陣列前自左至右走動過程中,聽一下聲音是否在各處均有“在面前(在眼前)”的感覺,在最大擴展角度時感覺一下系統(tǒng)的“語言清晰度(可懂度)”,過了最大角度之后,聲音應該是有一種“滾降”的感覺,就像頻響曲線類似的“滾降”。多數(shù)陣列的實際聽感和紙上的參數(shù)都是對不上的,一般紙上都比較“漂亮”,而實際遠非如此!
4.在陣列的下面絕不會有HF直達聲。任何MF/HF聲音如果出現(xiàn)在陣列的下方區(qū)域,那么這將是非常不理想的,你在下方區(qū)域聽到這些耦合糟糕的 “邊緣”聲音(垂直平面上,“邊緣”聲音是在陣列的上面和下面;然而在水平平面上,這些“邊緣”聲音是真的在陣列的邊緣)。數(shù)量相同的能量被向下反彈(陣列下面,這是反饋問題。┻被向上反彈到天花板(這是反射問題。。 檢查方法:站在陣列下面去聽聲音。傳達給觀眾的中頻/高頻的聲音應該是只有通過房間反射而來的聲音。(不是來自于陣列)。 |